胶体的组成和性质
胶体是一种高度涣散的多相系统,其涣散质粒子直径在 1 - 100nm 之间。
1,涣散质:被涣散的物质,即胶体中的微粒。涣散质可所以固体、液体或气体。例如,氢氧化铁胶体中,氢氧化铁是涣散质;气溶胶中,尘土颗粒、烟雾颗粒等可当作涣散质。
2,涣散剂:包容涣散质的物质。涣散剂通常是液体、气体或固体。常见的涣散剂有水、空气等。例如,在氢氧化铁胶体中,水是涣散剂;在气溶胶中,空气是涣散剂。
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时,可以正常的看到一条亮光的 “通路”,此现状叫做丁达尔效应。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构成的。
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办法。溶液中的粒子直径较小,对光线的散射效果很弱,因而溶液中看不到丁达尔效应。而浊液中的粒子直径较大,会使光线产生反射或折射,也不能构成丁达尔效应。
例如,在清晨的树林中,当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耀下来时,可以正常的看到一条条亮堂的光柱,是由于空气中的细小水滴构成了气溶胶,产生了丁达尔效应。
胶体的安稳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,在必定条件下能安稳存在,这种性质称为介稳性。
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底子原因是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,彼此排挤,不易集合成大颗粒而沉降。此外,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容易集合。
在电场效果下,胶体粒子在涣散剂中作定向移动,此现状称为电泳。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。
例如,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,在电场中会向阴极移动。不同的胶体粒子所带电荷的品种或许不同,这取决于涣散质的性质和制备办法。